更嚴重者,一些病理性瘢痕還會產生一系列的并發癥,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理功能。近日,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表于Science子刊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》的一項研究,或許給預防皮膚疤痕形成帶來了希望。

(圖源: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)
“太長不看”版:
1.成纖維細胞是細胞外基質的合成和組織載體,在一般創傷修復過程中,成纖維細胞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,是瘢痕形成的關鍵介質
2.斯坦福大學的最新研究表明,Jun是病理性皮膚瘢痕形成的關鍵調控因子,靶向其下游效應因子CD36可能為抗瘢痕形成提供了一種治療策略
3.在外因方面,影響瘢痕形成的因素有很多,包括年齡、創傷位置、感染、異物、遺傳等,如果形成的是正常疤痕,不必過多干預,如果是病理性瘢痕,則要盡早進行治療
實際上,早在今年4月份,斯坦福大學的該研究團隊就曾在《Science》(科學)雜志發表過一篇名為《Preventing Engrailed-1 activation in fibroblasts yields wound regeneration without scarring》(防止成纖維細胞Engrailed-1激活可產生無瘢痕的傷口皮膚再生)的論文。

當時,該文章指出,抑制成纖維細胞中的Engrailed-1(En1)激活,可以讓傷口組織再生而不會留下疤痕,為傷口無瘢痕愈合提供了可行的思路。成纖維細胞是細胞外基質的合成和組織載體,在一般創傷修復過程中,成纖維細胞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,是瘢痕形成的關鍵介質。在2019年底,一項發表于《Nature》(自然)雜志的研究指出,當皮膚遭受創傷后,皮下筋膜中的En1陽性成纖維細胞會帶著周圍血管、神經和巨噬細胞等基質一起移動到皮膚受損處,這些細胞外基質會堵住傷口使其盡快愈合,并最終形成了瘢痕。

換句話說,之所以我們皮膚受創傷后,會留下疤痕,是因為纖維化組織的生長速度快于正常皮膚,當然這是為了快速封閉傷口,使我們盡量免受失血過多及感染的危險。但這種“快速過度修復”而留下的瘢痕,有時也很令人頭痛。與正常皮膚組織相比,疤痕組織沒有毛囊及汗腺,也缺乏韌性和強度,如果大面積疤痕存在于手肘或膝蓋等部位,甚至會影響人的運動能力。如果是存在于人體內部的瘢痕,還會嚴重影響臟器的正常功能。如心臟瘢痕組織會導致心功能異常,消化道內的瘢痕會引起器官管腔狹窄,子宮瘢痕在妊娠后期甚至會引發子宮破裂,出現陰道大出血、暈厥、休克等情況。據相關研究統計,由瘢痕導致的毀容、生長受限、永久性功能喪失等問題,每年要花掉美國人200多億美元。在9月份發表的這項最新研究中,斯坦福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,一種轉錄因子——Jun,是病理性皮膚瘢痕的關鍵調節因子,它通過調節CD36啟動纖維化,促進增生性皮膚瘢痕形成。Jun是異源二聚體轉錄因子AP-1的主要組成部分,主要在成纖維細胞中表達,成纖維細胞對Jun表達有選擇性的響應。在該研究中,研究團隊利用增生性瘢痕(HTS)小鼠模型和人類疤痕(hSc)來源的成纖維細胞,探討了Jun促進皮膚疤痕形成的分子機制。Jun在增生性瘢痕(HTS)小鼠的α-平滑肌或Ⅰ型膠原細胞中過度表達,導致這種小鼠的皮膚成纖維細胞在皮膚損傷后過度沉積細胞外基質。

(Jun過度表達誘導疤痕形成/圖源:參考文獻[1])
研究人員發現,Jun過度表達通過調節傷口內不同的成纖維細胞亞群、增強網狀成纖維細胞數量和減少脂成纖維細胞,從而觸發真皮纖維化。對人類疤痕(hSc)來源的成纖維細胞的分析進一步顯示,Jun在疤痕中廣泛高度表達,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。與之相對,通過CRISPR-Cas9技術敲除人增生性瘢痕(HTS)成纖維細胞中的Jun基因,并結合人類和小鼠HTS成纖維細胞的表觀基因組學和轉錄組學分析顯示,Jun通過調節CD36來啟動纖維化。研究人員進一步發現,用丹參的有效水溶性成分——丹酚酸B阻斷CD36,或敲除CD36,都可以抵消Jun介導的人類成纖維細胞和小鼠創傷的纖維化效果。總之,該研究表明,Jun是病理性皮膚瘢痕形成的關鍵調控因子,靶向其下游效應因子CD36可能為抗瘢痕形成提供了一種治療策略。在外因方面,影響瘢痕形成的因素有很多,包括年齡、創傷位置、感染、異物等。一般而言,有感染、有異物會使瘢痕更明顯;青少年由于組織生長旺盛,創傷后反應性強,皮膚張力大,形成瘢痕的幾率也更高;對于嚴重的傷口,醫生的縫合手法和創傷處理方法,也會影響瘢痕的形成效果。

當然,瘢痕的形成跟遺傳也有很大關系,比如有的人受傷后不怎么留疤,而有的人天生就是瘢痕體質,即使是輕微的小傷口,都會形成難看的、明顯的瘢痕。《瘢痕早期治療全國專家共識(2020版)》指出,傷口愈合后對瘢痕盡早進行干預,可以縮短瘢痕的未成熟期,改善瘢痕的最終轉歸,有效防控病理性瘢痕的發生和發展。具體而言,對瘢痕的日常護理措施,如防曬、忌辛辣食物、禁止飲酒等應在傷口愈合后就開始實施;外用抗瘢痕藥物、減張器、壓力治療也相應盡早開始使用。如果疤痕已經形成了,不明顯、不影響正常生理功能的話,我們就當做回憶里小故事的“記錄”吧。

(哈利·波特,一個有故事的男同學/圖源網絡,侵刪)
如果已經出現病理性的瘢痕,也可以通過手術治療、激光療法、放射療法、藥物治療等方法進行治療。不過,目前醫學上還沒有完全消除疤痕的方法,只能盡量改善疤痕的外觀,所以生活中還是要盡量避免受傷,如果出現創傷了,也要正確處理,避免感染。[1]MICHELLE F. GRIFFIN,MIMI R. BORRELLI,JULIA T. GARCIA,et al.JUN promotes hypertrophic skin scarring via CD36 in preclinical in vitro and in vivo models,Sci. Transl. Med. 13, eabb3312 (2021)DOI: 10.1126/scitranslmed.abb3312
[2]. Mascharak S, desJardins-Park HE, Davitt MF, et al. Preventing Engrailed-1 activation in fibroblasts yields wound regeneration without scarring. Science. 2021;372(6540):eaba2374. doi:10.1126/science.aba2374[3]. Correa-Gallegos D, Jiang D, Christ S, et al. Patch repair of deep wounds by mobilized fascia. Nature. 2019;576(7786):287-292. doi:10.1038/s41586-019-1794-y[4]desJardins-Park HE, Chinta MS, Foster DS, et al. Fibroblast Heterogeneity i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: A Basic Science Review. Plast Reconstr Surg Glob Open. 2020;8(6):e2927. Published 2020 Jun 23. doi:10.1097/GOX.0000000000002927[5]瘢痕早期治療全國專家共識(2020版)[J].中華燒傷雜志,2021,37(02):113-125.
版權聲明:本文為春雨醫生原創稿件,版權歸屬春雨醫生所有,未經授權禁止轉載,授權與合作事宜請聯系reading@chunyu.me